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产业聚焦 / 正文

环保产业如何成为支柱产业?

2017-08-28

本刊记者陈向国
    过去十年,国家环境保护意志愈益强烈,中国已进入蓝天碧水保卫战的关键时刻。作为环境治理中坚力量的环保产业,作为这场环境保卫战主力军的环保企业,这十年同样经历了凤凰涅磐般的重生和升华。下一个十年,在绿色发展的大潮中,环保企业能否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凭借资本和技术的两翼,成长为国民经济可持续绿色发展的主柱产业?在7月15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7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环保界重量级人物就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本刊对这些交流讨论内容在尽可能不改变原意、尽可能保持现场交流探讨语言风貌、能让读者明其意的原则下进行编辑整理,以读者飨。
    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
    现在国家把环保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什么是支柱产业?如何定义?前几年在发改委讨论时有一个说法,如果产业的产值达到GDP的2%,就可以作为支柱产业。去年我国GDP为74万亿元,2%也就是1.5万亿元。现在的环保产业产值是多少呢?有两个数据,第一,国家发展改革委认为去年大口径的节能环保产值是4.5万亿元,其中有3万亿元可能是所谓的绿色节能产品,还有1.5万亿元是节能环保的产值,其中包括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第二,环保部近期公布了一个数据,2016年环保产业产值1100多亿元。
    我认为我国的污染已经处于最高峰。但是像这种污染的程度,过去美国、日本、英国都发生过。将来环境质量改善以后,环保行业可能慢慢就要萎缩。所以,这种狭义的污染治理产业无论哪个国家也没有把它称为支柱型产业,这就是我们讲如何定义的问题。
    近几年,由于国家要把环保行业从战略型新兴产业转变为支柱型产业,吸引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这个行业过去发展非常平稳,从来没有大起大落,现在突然间各行各业都来搞环保。风能、太阳能,前几年出现了的大起大落,就是一种所谓的泡沫现象。现在各路资本都往环保行业涌入的时候,会不会给环保行业带来一些泡沫?
    行业的发展都有本身规律,靠外界的催生,靠政府的推动都很难。滴滴也好,摩拜也好,共享单车也好,都是纯市场化的行为。环保产业目前还没有完全的市场化,更多的还是在政府和政策的驱动下。所以,这个行业将来怎样在政府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我觉得是比较关键的。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
    环保产业目前还算不上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到底是GDP的2%,还是5%,大家可以讨论。有不同的判断,有不同的争议,原因在于什么?国际上对环保产业的概念内涵是有差异的,不同口径一直存在。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门类中没有一个独立的门类。各行各业都有上游和下游,环保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不一样,环保产业是“学雷锋”产业,它大部分来源于其他行业,而房地产则全部集中在房地产内部。所以,世界上很少有一个国家拿污染治理行业作为支柱行业。美国、日本是往上游延伸到资源的高效利用、节能降耗,往下游延伸到绿色产品、绿色消费领域。因为统计口径不同,才会形成这种局面。
    预判到2030年左右,我国大面积传统型的污染有可能得到解决。所以,到这个时间节点,还有很大治理空间的。大家注意,4.5万亿元,是从“十二五”规划里来的。我个人倾向认为,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还不敢说环保产业是支柱型的,目前来说评判可能高了一点。
    环保产业怎样成为支柱产业,需要的是什么?可以用四个字总结。
    其一,融,融合。环保产业一定要从末端往前端走,往绿色产业走,往绿色产品消费型的产品方面走,这里面的空间是最大的,也是支柱化的方向。
    其二,为,作为。环保产业政策驱动特征比较明显,但是如果一个产业一直靠政策驱动,那永远成不了支柱产业。所以,产业发展还要靠企业家有所作为。我们每次最担心的是提出一个规划目标的时候,没有技术,支撑上不去。其实我理解的是技术产业才能催生需求、创造价值,能够把国民经济的绿色化和生态化改造提上去。
    其三,新,产业需要创新。环保产业有个特点,自身回报价值很难建立,没有新的模式、新的技术、新的方式方法不行。各企业及企业家丰富的实践给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土壤。
    最后,强。没有强的企业,就谈不上支柱产业。这个强不一定是大,大家往往比较担心企业的跨界经营或者资本的进入,但如果产业老怕“野蛮人”,这个产业肯定是不成熟的。如何将各方力量整合成一个有机主体,让它们内在融合,成为一个强的企业,可能是企业界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融、为、新、强,那这个行业就是支柱产业了。
    金州环境集团董事长蒋超
    金州做环保行业已经29年了。我自己深有感触——最近几年环境产业的热度是我从业这么多年来最高的时候。从现在政府推PPP模式的角度来说,可以造就一批综合能力非常强的企业,这种模式如果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可以在中国造就非常巨大的企业。
    “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有很多国家跟中国二三十年前一样,环境设施都需要建设,所以他们的需求非常多,而中国的倡议就是支持这些国家的建设。所以,这个市场加上我们本土的市场,我觉得中国的环境产业在国家的引导下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契机。我们要学习法国威立雅和苏伊士,学习他们有序竞争,然后创造了最伟大的两个企业。到现在为止,国内的环保产业竞争是无序的,这样损害了环保企业的利益,最后还是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瀚蓝环境总裁金铎
    怎么发展成支柱产业,体现支柱的作用?在我看来,中国今天的环保产业发展还在初级阶段,其实最大的需求是政策的供给侧改革。环保行业本身就是政策驱动型的,要促进产业发展,首先是国家的各类环保标准的提高和严格的执法,倒逼出环保产业的市场空间。同时,对节能环保方面做得好的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应该给予平等的或是优惠的待遇,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生产环节的绿色化。
    再者,从提供服务的产业端来看,今天我们也面临着无序的市场,还是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政策的支持和系统性的规划。在技术创新这一点,由于政策环境、市场秩序、产权保护以及竞争体系的不健全,实际上很少有企业愿意大规模的投入到技术创新上面。
    另外,从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来讲,包括财政投入,将来要更多的倾斜到建立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也就是创新的主体应该有所改变。有了政策支持和系统性规划,才能保证环保产业未来可能成为一个支柱产业。
    深圳高新投董事长刘苏华
    我们公司于1994年12月份成立。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扶植深圳市乃至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深圳高新投集团净资产将近70亿,下面有七个子公司,主要支持高新企业。我们IPO已经140家左右,其中41家是环保类的企业,最近三年为2200个环保类的工程提供了将近100亿元的保函服务,同时也发行债券,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篮子服务。
    各类资本涌入之后会不会带来问题?资本涌入进来肯定是好事,但肯定也会带来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与业内的企业家以及商会对资本进行引导。如何来引导?第一,不能搞低价中标,要注重运营和质量,不然就会带来很多潜在问题。第二,企业家也要迅速的借助资本的力量把自己做大。怎么借助呢?我觉得要借助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投资分散度不能太高。首先要进行股权融资,上市可以定向增发,实现稳定的现金流;其次,也可以做成ABS打包卖出去,这样可以降低整个资产负债的水平。
    从国外资本市场的经验来看,19世纪英国基于工业革命实现率先发展,20世纪初美国能够成长起来是靠华尔街,最近几年硅谷的风险投资,让美国的信息技术一直领先。所以,我国的环保产业如果要成为支柱产业,一定要利用好资本市场,而且是要创新地利用好资本市场。

字体大小 [] [] []
来源:节能与环保杂志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网上调查 | 成绩查询 | 历史回顾
主办单位:国家节能中心  京ICP备19056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6228号
技术支持:北京神州海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节能中心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