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地方动态 / 正文

三江源头水长清:青海财政助力生态扶贫

2020-10-14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南有“中华水塔”三江源,北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保护区面积约39.5万平方公里,涵盖了青海大部分藏区,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 青海财政坚持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积极探索生态扶贫模式,通过改善生态推动脱贫攻坚,使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靠山。

守护绿水青山的“先锋队”

初秋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巴塘草原,牧草茂盛,野花如云。家住玉树市巴塘乡铁力角村的牧民格来达吉,像平日一样跨上摩托车,前往草原深处开始一天的工作。2016年,格来达吉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格来达吉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

“我的工作就是守护草原。巡逻时要查看禁牧的草山上有没有牛羊进去吃草,有没有乱捕野生动物或乱挖野生植物的行为,还要注意防火、捡拾垃圾。”格来达吉很自豪地说,“每个月政府给我发1800元工资!”有了生态管护岗每年2.16万元的工资收入,加上退牧还草生态奖补、产业发展收入等,格来达吉一家年收入超过30000元,实现了脱贫。在铁力角村,像格来达吉这样放下牧鞭、吃上“生态饭”的牧民还有上百人。

2015年,青海省在三江源综合试验区内的玉树、果洛、海南、黄南藏族自治州的22个县()及三江源、可可西里和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设置了900多名湿地生态管护员,对保护区内的湖泊、河流和人工湿地展开巡护,为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大作用。2016年,青海省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科学实施,整合草原、湿地、林地管护员制度,制定出台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相关政策,新增岗位管护员全部从当地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聘用,一岗一人,基本保证三江源等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农牧户每户有劳动能力、具备条件的1人从事生态公益管护工作。对农区重点林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适当增加生态管护岗位,使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一户一岗”,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在三江源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累计设立生态公益性管护岗位8.5万个,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7.2亿元,其中安排贫困人口2.97万人,每人每月按照1800元工资标准发放,极大地促进了牧民们转岗就业、增收致富和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正在村里入户检查管护日志的玉树市森林公安局局长才仁文次告诉记者,生态管护员的年龄大都在1855岁,按照管理要求,他们每个月巡山次数不少于4次,每天撰写管护日志,观察和记录牧草长势,对管护区内违规违法破坏环境资源和偷猎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上报。“我们还将18岁至35岁的生态管护员纳入民兵队伍,把军事训练与生态巡护工作相结合,让他们担负起草山管护、打击盗猎、护林防火、抢险救灾等多重任务。”才仁文次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生态管护员们响应迅速,地情熟悉,成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和坚强战斗堡垒。”

持证上岗、按月领酬、年终考核、动态管理……牧民们逐渐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环境的管护者、捍卫者,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先锋队”,同时三江之源的自然环境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生态管护员索南文钦说,十多年前那个鼠害成灾、黑土滩蔓延的草原不见了,牧草更茂盛了,河水更清了,巡逻时遇到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牧民们的腰包也更鼓了。“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守好我们的雪山草原。”

传统畜牧业的蜕变和新生

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青海省内有4亿多亩可利用草场,大多数位于三江源区、环青海湖地区。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牦牛、藏羊等独具特色的优势畜种,是青海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长久以来,陈旧的畜牧业经营模式和日益加剧的草场退化,使传统畜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群众增收也陷入瓶颈。

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拉格日村,海拔高,人均草地少。过度放牧——草地退化——牲畜减产,原始粗放的放牧方式不断加剧人草畜矛盾,最终的结果是生态被破坏,牧民致贫。这一恶性循环几乎是青海牧区的缩影。

为改变以往一家一户传统的分散养殖模式,2011年,拉格日村探索以股份合作的方式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组建生态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里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业合作社转型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以牲畜、草场、资金折股量化的方式,带动全村181户牧户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民的转变。合作社下设天然草场放牧组、良种牦牛繁育组、本地藏羊高效养殖组、商业经营组4个小组,实行统一轮牧、统一配种、统一养殖、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分群养殖的“五统一分”经营管理方式。

近三年来,财政部门向合作社投入各类扶持资金1400余万元,实施了合作社能力提升建设、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牧区畜用暖棚等项目,极大地了改善畜牧生产条件。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通过划区轮牧、分群饲养、种草养畜等科学高效养殖举措,彻底改变了过去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实现一年四季有序出栏,大幅提高了经济收益,同时有效解决了牧民惜杀禁售的难题。2019年,通过牲畜、草场、现金入股方式,全村牧户入社率达到98.9%,牲畜及草场入股率分别为98.8%95.9%,合作社总收入1200万元,实现分红570万元,户均分红31666.67元,年底人均总收入达到15385.02元,51288名建档立卡脱贫户人均增收6242元。

牛羊交给了合作社,放牧了一辈子的牧民们做什么?合作社组建28个牛羊饲养小组,每组配备13名饲养员,其中吸纳贫困户47人,在人均每月1500元基本工资基础上,结合年度绩效按劳取酬。结合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牧民技能培训等项目,对剩余121名劳动力开展短期实用技能培训,采取一对一就业服务指导,安排从事出租车、推销畜产品等工作,年收入在8000元到6.5万元之间,实现了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合作社还投资100余万元在西藏拉萨开设了有机畜产品直销店,不仅把好水草养出的好牛羊直接送到了用户餐桌,还解决了多名社员的就业问题。

黑土滩慢慢消失了,青青的牧草又回来了,拉格日的村民们亲眼见证着草原的变化。“生态+畜牧+扶贫”模式的探索,不仅让青海畜牧业获得了蜕变和新生,更让牧民们切实享受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福祉。

吃上绿色能源的“阳光饭”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高寒地区新型产业培育困难,青海省贫困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但同时,青海省光照资源丰富,荒漠化土地资源充足,有发展光伏扶贫产业的巨大优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青海财政从生态保护和全省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着眼,大力支持推进光伏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落地实施,抢抓光伏扶贫政策机遇,把光伏扶贫产业作为村集体经济“破零”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优势主导产业,纳入“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布局,不断扩大建设规模,使之成为贫困村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的新引擎。如今,青海已有五成以上贫困人口吃上了“阳光饭”。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尖扎滩乡,一排排巨大的蓝色光伏板,正把高原上强烈的阳光转换成电能,源源不断送到千家万户。“我们全县34个贫困村都实施了光伏扶贫项目。村民们都说,以前只想过上能点电灯的生活,没想到如今不仅用上了各种电器,还吃上了阳光饭。”尖扎县副县长海洋告诉记者。

青海省积极争取国家“十三五”第一批村级光伏电站容量指标47.16万千瓦,采取“政府投资、联村建站、项目到县、确权到村”模式,按照贫困人口数量等因素,分配到1622个贫困村,并重点向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地区的玉树、果洛、黄南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目前,青海已实现了光伏产业在39个贫困县(片区县)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全覆盖,除必要的运维和管理费用外,收益全部用于向贫困村分红。据统计,按目前电站运营情况,村级光伏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每年可向贫困村村集体分红超过30万元,其中60%重点用于支持贫困村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强化基层党建、帮扶贫困家庭及培育特色产业,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夯实了基础。

要扶贫,先扶志;要脱贫,先脱懒。为有效规范光伏扶贫项目收益分配,青海省连续出台多项制度办法,要求各贫困村项目收益的40%由村集体负责按照“就地就近、因地制宜”原则,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形式,积极引导贫困群众逐步完成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靠伸手”到“靠双手”的思想转变,积极参与道路维修维护、季节性清洗光伏组件等工作,通过劳动增加家庭收入。同时,要求每一个公益性岗位都要有制度规范和管理办法,工资按岗计酬、技高多得、多劳多得,按月发放,防止泛福利化、一发了之。截至20206月,全省已设置光伏产业公益性岗位23927个,更多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通过自身劳动吃上“阳光饭”。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光伏电站选址有效利用戈壁荒漠、黑土滩和荒山荒坡,全部采取高支架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模式,在节约后期管理成本的同时,实现综合利用土地叠加效应。实践证明,光伏板吸收大量太阳辐射,有效降低地表水分蒸发,土壤墒情好转,加上在电站维护过程中充分发动贫困户参与光伏阵区种草,生态得到快速修复,昔日的茫茫戈壁滩,因光伏电站的建设而变成了优质牧场,“光伏羊”成为致富新产业,进一步拓宽了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

三江源头水长清。青海财政将继续坚持把生态扶贫产业作为优先支持方向,探索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走出一条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路子。

字体大小 [] [] []
来源:中国财政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网上调查 | 成绩查询 | 历史回顾
主办单位:国家节能中心  京ICP备19056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6228号
技术支持:北京神州海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节能中心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