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点透视 / 正文

能够双赢的“共享” 才能持续长久

2017-09-20

本刊记者  戴丽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供给方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而需求方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从而使资源或服务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
近两年,我国“共享”经济发展迅速,从滴滴打车开始,到共享单车的大热。滴滴打车、共享单车都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共享带来的效益有目共睹。然而正是由于共享的大热,进而发展到出现多种多样、千奇百怪的“共享”,有很多产品都在拼命地往共享上靠,甚至出现“伪共享”。业内人士指出,共享经济更适合于一些购买成本较高、耐磨损的商品。
                           共享单车带火“共享”
共享单车可以说是目前共享经济中最成功的案例,它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方便快捷;对于社会环境来说,能够减少小汽车出行率,节能减排。
方便快捷且低碳环保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国内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7000万。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快速增长,2016年7月月活跃用户数为54万,随后2017年1月,月活跃用户数突破1000万,今年5月接近7000万,月复合增长率高达62.6%。
共享单车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由于一是方便快捷。相较于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不用办卡,定位、借车、锁车、缴费等过程全部在手机上完成。骑行结束后,可以在任何地方还车,用户还可以在手机App中看到自己的骑行路线和公里数,甚至自动计算出消耗的热量和减少的碳排量。共享单车让短途出行更加方便,能够避开拥堵,锻炼了身体。且费用低廉。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不管是每小时出租费一元,还是每小时0.5元,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而且还经常会有各种折扣包月优惠券,骑行费用非常低廉,对于那些偶尔有骑车需求的人来说,如果花数百元购买一辆自行车,很可能是骑几次后便束之高阁,既浪费了金钱又浪费了资源。而选择共享单车,需要的时候只需支付一元钱便能够骑行,大大节省了买车的成本。
共享单车不仅方便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明显的环境效益。首先是低碳环保。共享单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汽车的依赖,对缓解空气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亮相后,很多曾经出门就开车的人改变了他们的出行方式,路程较短或是交通拥堵时,他们更喜欢选择共享单车,既方便快捷又绿色环保。
其次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堵。据交通部统计,20年前,我国是“自行车王国”,全国约有6.7亿辆自行车,自行车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但到2013年自行车数量已减少一半。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20年前城市里即使是大城市也很少见到交通拥堵的情况,而现在,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城市中心路段、较繁华路段,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东西不畅、南北拥挤”的状态中。共享单车的出现减少了人们对汽车的使用率,减少了机动车上路的路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
已成为第三大公共出行方式
今年4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摩拜单车共同发布《2017年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共享单车的投放让小汽车短途出行减少了55%,“黑摩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3%。过去一年间,以摩拜单车为代表的智能共享单车全国骑行总距离超过25亿公里;累计节约4.6亿升汽油,减少碳排放54万吨,相当于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减少了45亿微克PM2.5物质排放。
今年8月,全国首份以单座城市为样本的共享单车研究报告——《武汉共享单车出行报告》正式问世。该报告显示,以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已成为武汉第三大公共出行方式,在提升城市交通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摩拜在武汉的日均运量仅次于公交、地铁,约与武汉15000余辆出租车相当,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大公共出行方式。相比公交、地铁、出租车这些出行方式,或需政府投资,或有政府补贴,只有共享单车是完全靠市场化运作发展起来的。此外,共享单车更节能。以武汉为例,仅摩拜单车的减排量,就相当于武汉所有200余万辆机动车停驶40天。其三,覆盖率更高。报告显示,在武汉3261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范围内,因骑行而扩散的车辆对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盲区的覆盖率都达到了100%。
   共享单车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共享单车发展的过程中也的确出现过一些问题,比如车辆堆积影响交通、乱停乱放等。但是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遵守了法律和规则的前提下,要允许其去试错,在试验中发现其是否能解决市场和人们需求的痛点。
                                未来共享停车被看好
继网络约车、共享单车之后,“共享停车”也出现了。据悉,近日青岛有小区试水共享停车,一些个人将专有停车位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对外开放,既增加收益,也方便他人。
停车位缺口大共享潜力大
近日,北京停车资源普查报告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城镇地区车位总数为382万个,居住车位失衡缺口129万个,夜间停车矛盾突出。按照每晚22时后的停车需求统计,全市城镇地区夜间停车总数为384万辆。虽然夜间停车需求和车位总数相差不多,但实际上,居住停车位缺口总量达到129万个。这是由于382万个停车位中,公共建筑车位有147万个,占比近四成。在居住区夜间停车位紧俏的同时,这部分公建类车位却大量闲置着。数据显示,公共建筑车位夜间停车总量为58万辆,约有六成停车资源(90万个停车位)没有得到利用。此外,全市路侧占道车位7万个,立交桥下、P+R等其他类型车位9万个。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居住区内部挖潜和停车位错时共享潜力巨大,是未来停车治理重要方向,北京市将通过政策法规让公建区域停车位开放错时共享。
停车位紧缺不仅仅存在于北京,据《2016停车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国内停车位供需失衡严重,中小城市两辆汽车要争一个停车位。
停车位紧缺导致的停车难给城市带来了多种“并发症”。首先是交通拥堵。城市的商圈、医院、中小学校周边堵车特别严重,原因就在于这些区域停车需求旺盛但车位缺乏,加上地下停车场绕行距离长、停车难度大、出口难寻等诸多麻烦,造成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普遍,严重阻碍交通。其次是环境污染,停车难导致的交通拥堵会直接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加重大气污染。同时,大量车辆由于寻找车位带来的无效绕行和等待车位带来的长时间怠速候车等,都会增加车辆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此外,停车难还会带来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机动车尾气排放和交通噪声已成为当前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
停车位错时共享一直被鼓励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地方的停车管理条例或规定中,纷纷提出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今年4月,广州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草案)》,鼓励住宅、单位将停车位逐步向社会开放,通过委托给管理者或服务企业,供他人错峰停车。今年7月,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草案)》提出,个人或单位可以开展停车位有偿错时共享,居住小区在满足本居住小区居民停车需要的情况下,可将配建停车设施向社会开放。同时还明确,在全市建立一个停车管理综合系统,定期开展停车资源普查,摸清底数。将所有的数据统一上传至综合系统,与相关的部门共享。
而近日,据悉北京市要出台鼓励停车位错时共享的指导意见,明确停车收费方式、收费流向和用途、错时停车未按规定时间驶离的处置原则等。还要着力打通停车设施建设的瓶颈,出台全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针对核心区专门出台实施方案,促进停车设施建设。下一步将通过街道与其所辖单位、企业、商圈等进行对接,深入挖掘停车资源,鼓励更多的区域实行错时共享停车。其实相比商圈、医院白天车位紧张的情况,很多居住区的车位白天大量闲置。为此,不仅鼓励公共建筑单位在夜间将车位共享给附近居民,也鼓励居民、社区将白天闲置车位反向共享给附近商圈等。并且在价格方面,从企业和市民中间要找到双方的平衡点。
应该说,共享停车目前既有市场的需求,同时还有政策的支持。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好多家共享停车APP,如丁丁停车、Airparking、ETCP停车等。其模式是个人或物业将车位闲置时间挂上平台,有需求的车主出门前用APP预订停车位,即到即停、即时计费,离场自动结算,费用从手机扣除。而共享停车的收益,目前为业主、物业和APP运营方分别按50%、15%和35%的比例进行分成。
有需求有政策还需多方统筹
很多业内人士都对共享停车的市场前景抱很看好,一二线城市停车越来越难,共享车位既能解决停车难的痛点,又可以让闲置车位带来收益,一举两得。这几年兴起的共享经济,实质就是把一些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最终达到共赢的目标。
尽管共享停车有市场需求,有政策支持,但真正发展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说,有些小区物业从安全和管理成本的角度考虑,可能缺乏积极性,企事业单位的情况也比较复杂。业内人士指出,共享停车的一个最大难题,在于因涉及太多的环节,企业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市场开拓较为困难,如果公共部门同步创造条件则效果更好。比如,一般居民小区停车资源的开放,关系到居民意愿和车位产权等问题,不仅要进行利益协调,更需要相关政策作出调整。共享停车涉及技术、算法、信息对称等各个方面,不仅需要政府来引导,更需要市场来推动其发展。与其他共享经济业态一样,共享停车对公共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公共部门还需要积极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行、社会协同、市民受益的共享停车发展模式。
总之,共享停车行业目前尚处蓝海,而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资本投入、政策扶持,从而整体推动停车场的智能化,解决我国城市的停车难题,这一新模式要想发展壮大,还需要政府和社会进行多方统筹。
                       “伪共享”扰乱秩序浪费资源
真正的“共享经济”必须满足以下几点:一是物品所有权分散;二是共享物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三是整合闲散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四是物品的所有者具有共享物品的收益权。
层出不穷出现各式各样“共享”
“共享”火了以后,相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共享,如共享篮球:押金29元,半小时1.5元;共享健身房:四五平方米的空间,有空调、空气净化器、跑步机、电视等设备,5分钟一元;共享奥迪:均为奥迪A3,押金1000元,前30分钟15元,超过30分钟后0.5元/分钟;共享宝马:押金999元,每公里1.5元,每天200元封顶;共享宿舍:成都某高校拿出41件闲置的宿舍,在暑期对外开放为共享宿舍,每天费用25元。共享冰箱:去年9月在上海就出现了共享冰箱,但由于“一人多拿”遭遇诸多尴尬;共享早餐机:用户可以通过扫码付钱来烙个饼、煎个蛋;共享手机:芝麻信用600分及以上,可换iPhone,每天仅需3.8元;共享珠宝:接入“芝麻信用”,凭借足够的信誉评分,可享受押金减免、在线选择、配送到家及佩戴的易戴易美的珠宝服务。共享睡眠仓: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入舱”休息,计费标准为0.2元/分钟,30分钟起。舱内床为2米长,1.2米宽,功能齐全“太空蓝”装饰灯、镜子、电源接头、USB接口应有尽有。但这也仅仅“生存”了一个月便被警方叫停、拆除。此外还有共享洗衣机、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按摩椅、共享数码等。
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层出不穷的“共享”中,其中有很多是滥用共享的概念了,并不是真正的共享。日前出现的“共享马扎”,更是被人们认为是流动广告蹭热度。
“伪共享”只会昙花一现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出现的很多“共享”其实是“伪共享”。共享经济的两大内涵是资源是否流动起来,及是否运用了第三方的互联网平台。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产物,其一大特征是资源是流动的,消费者无需将其购买就获得使用权。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和资源,让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以不同的方式共同获得经济红利。共享经济中“闲置”这两个字很重要,被转让的使用权必须是“闲置”的,
共享经济的核心在于盘活资源,是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因此,“共享+”模式下,企业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做减法,而非重复做加法。而很多共享珠宝平台上主推的都是自营品牌,用户还可下单购买,将“共享”变成了推销手段。面对各类社会资源,企业首先应该考虑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生产、闲置浪费,若一味将身边常见的物品都用“共享”的概念包装,对共享经济一哄而上,只会带来过度投资、过度共享的问题,违背了共享经济的本义。
专家表示,目前“共享”概念满天飞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日趋便利,大家习惯使用随手可得的服务。其次,城市公共服务没有跟上城市生活的需求。然而,市场规律是无法违背的。一个产品能否生存,在于其符合供需条件,为用户解决痛点。有些花样百出的共享产品是经不住市场考验的。比如,共享床铺因资质、卫生等问题被叫停,共享雨伞和马扎一天丢失一半,共享充电宝因使用率太低而夭折,共享手机因隐私安全受到质疑。共享产品和服务,的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而部分共享产品以“共享”为名进行炒作,盲目投放后造成资源浪费,也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公共秩序。为此,监管层应及时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将监管端口前移,用法规约束并防范“伪共享”乱象。
字体大小 [] [] []
来源:节能与环保杂志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网上调查 | 成绩查询 | 历史回顾
主办单位:国家节能中心  京ICP备19056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6228号
技术支持:北京神州海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节能中心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