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往届回顾 / 正文

薄熙来部长在首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开幕式的讲话

2011-12-06

    今天中日两国的5个机构联合举办“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共同探讨两国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合作,很有意义。论坛的举行是二阶先生提议的,他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此,我代表中方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此次论坛的主题选得很好,日方有500多家企业前来参加,中方也有200多位企业家出席,我们愿意和日本企业积极开展合作。
  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几十年来,中国能源产业取得了很大进步
  几十年来,中国能源产业获得了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不仅满足了国内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需要,而且还为其他国家的能源供应作出了贡献。
  从1980年至今,中国能源产量年均增长4.8%,是世界同期年均增速的2.7倍。2005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为20.6亿吨标煤,占世界总产量的14%。一次能源方面,原煤产量21.9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6.2%;原油产量1.81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5%。二次能源方面,2005年底,中国水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全年发电4530亿千瓦时,占全球总量的11.7%。可再生能源方面,年均增速超过25%。2005年底,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占全球40%以上。
  中国在工业化能源消耗快速增长的同时,供给能力也不断增强。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自给率达到92.8%,比OECD国家平均自给率高出22.8%。
  从能源结构来看,我们坚持“煤炭为主、多能互补”。2005年,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消费占比分别为69%、19%、3%、9%。2005年,中国进口原油1.19亿吨,成品油0.17亿吨,大致为日本的1/2,美国的1/5。
  二、中国节能环保还要做大量工作,市场十分广阔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往往要经历一个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阶段。上世纪的100年间,美国矿产品的年均消耗量从1.6亿吨增长到28亿吨,增长了17倍。
  目前,中国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资源能源消耗比较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显现。中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确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力争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10%。中国政府已将节能环保工作置于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
  中日双方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互补性强,双边合作的潜力巨大。日本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尤其是在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城市环境管理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中国累积垃圾堆存量已达70亿吨,而且每年还将产生近1.5亿吨。截至2005年底,中国还有约290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投资容量巨大。
  中日双方在开展节能环保合作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在钢铁行业,中国首钢与日本新日铁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在焦炉干法熄焦领域开展密切合作;中国邯郸钢铁公司从新日铁引进了一批高炉烟气余热回收设备与技术。在煤炭行业,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从日本荏原株式会社和日立株式会社引进了一大批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排烟脱硫设备。在汽车行业,中国一汽与日本丰田汽车开始联合生产节能环保型的混合动力汽车。在对华日元贷款中,环保项目占有很大比重,2001年至2005年期间,中日双方就签署了30个环保项目,协议金额2914亿日元,约占同期日元贷款总额的44%。这些贷款使用于处理跨境大气污染、中国西部大开发环境保护等具体项目中,成为合作的典范。
  众所周知,欧盟的形成起源于法德煤钢联营。中日双方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合作如果做得更好,将惠及两国的人民和产业,并有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我希望双方从三个方面加强节能环保合作:
  一是政府间合作,发挥中日节能环保技术合作分会的作用。二是行业间合作,建立行业间节能环保信息交流机制,举办技术、设备展览推介,联合开展节能环保领域的课题研究,制定行业标准。去年,两国举办了“中日钢铁业环保节能先进技术交流会”,形式很好。三是企业间合作。参加这次论坛的中方企业带来了不少具体的合作项目,例如钢铁行业的焦炉干熄焦、烧结烟气净化,石化行业的炼化改造,煤炭行业的煤层气抽放和综合利用、燃煤电站烟气净化,建材行业的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生态水泥等。我希望,能够与日方企业进行深入交流,争取达成投资或贸易方面的合作协议。两国企业还可以联手建立节能环保研发中心或示范工程,并吸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开展联合研究、共同设计、合作生产等活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上世纪80年代,中日双方曾经合作开展对中国企业的联合诊断,成效显著。建议在节能环保领域也采取这种方式。中国大连和日本北九州曾进行了城市环境方面的合作,北九州的城市改造的经验已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中日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可以实现双赢
  中日经贸合作是全方位的,节能环保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中日是永远的邻居,从上海到大阪的海运成本只有上海到汉堡的1/5,上海到纽约的1/10;东京与北京的时差只有一小时。两国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中日间的互补性和互利性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取代的。两国近20多年的经贸合作已经成为实现国际产业转移的成功范例。2005年,中日双边贸易额已达1844亿美元,是两国建交时的170多倍。目前,日本是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投资场所。通过投资和贸易,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中低端环节大量转移到中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也为日本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积累了资本、腾出了空间。
  在此我要强调,尽管中国在过去27年的改革开放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按照世界银行人均收入1天1美元的标准,收入低于这一标准的人口仍有两亿多。此外,中国还有6000多万残疾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与东部也有很大差距。去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700多美元,而日本已超过4万美元。中国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也只有日本的1/20。中国政府仍然面临着克服贫困,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等艰巨任务,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和平发展,加强合作,不断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走和平发展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选择。
  从今年起,中国将进入“十一五”规划发展时期。按照规划目标,“十一五”期间,中国GDP和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5%和6.6%,到2010年中国GDP和人均GDP将分别达到3.3万亿美元和2400美元。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快推进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投资需求是巨大的,将会为日本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五年,中国国内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2010年,中国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总额将超过4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今后五年,中国新增住房面积需求28亿平方米,新增家庭轿车需求2000万辆,出国留学生将超过55万人,2010年出境游人数将达5600万人次。“十五”期间,中国进口年均增长率高达24%;“十一五”期间按照年均增长10%左右计算,2010年进口也将接近1万亿美元。
  今年9月26日,我们将在湖南长沙举办中国中部地区投资贸易博览会,意在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它们靠近东部沿海,交通比较便利,基础设施较好,人口众多,深具发展的潜力。我与二阶大臣已商定,积极鼓励日本企业去参与中部地区的经贸合作。
  中日两国都是富于创造力的国家,也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加强经贸合作互惠互利,而且前景广阔。作为对外经贸合作的政府职能部门,中国商务部将积极致力于发展双边贸易,促进日本对华投资,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为了中日两国企业的共同利益,我们愿与日本同行共同努力,从办好每一件实事做起,努力推动中日经贸合作在新世纪扎实、稳健地向前发展。

字体大小 [] [] []
来源:北京市商务局网站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网上调查 | 成绩查询 | 历史回顾
主办单位:国家节能中心  京ICP备19056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6228号
技术支持:北京神州海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节能中心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